我是196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威尼斯官网的。那时学校在济南,叫山东煤矿学院。
在教育战线工作、生活了一辈子,我认为,围绕教育方针来办教育,这是最根本的。对一所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她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价值观,体现这所学校存在的价值。
就我个人而言,印象很深的就是刘子光当年提出的治校理念:学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开展教育革命,实行教学变革。其中的时代背景,源于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界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这一全国性的热潮。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最主要的领导人。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毛泽东的有关理论和指示,成为我国长期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中,山东煤矿学院的表现,在当时很受瞩目。
毛主席著作中,专门有一段讲教育的方针,非常重要,1957年他老人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那时候,毛泽东提出的是“劳动者”这个概念。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开展现场调查、现场教学,成为这个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适时提出“大兴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张,决定成立调查组,赴淄博、新汶矿区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当时我们调查组一行6人从济南出发到达淄博,选择了洪山煤矿作为调查点,在矿区的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调查组参观了4天,劳动了10天,井下勘察了2天,初步熟悉了现场情况。其间,广泛接触了矿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下放劳动教师、毕业校友、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等等,通过座谈会、个别访问等方式,听取和了解毕业校友的工作情况、教学改革的建议以及今后培养工作的意见。之后转赴新汶矿区,进行了半个月的面上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将调查的收获写成报告。现场人员指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欢迎专业学得扎实、能吃苦耐劳、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与工人打成一片的毕业生,建议学校要注意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基本功一定要过硬。根据这些意见,调查组对采煤、机电、矿建、经济4个专业,从知识范围、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学以致用、用其所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制定新教育计划的原则,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政治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保持一定的比例;学校培养与现场使用结合起来;强化基本理论的学习,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
当时,学校组织三批干部、教师到北京解放军军训器材展览会参观,回来向师生们做了汇报后,学校掀起了一个制作教具的热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师们自己动手做教具、模型。刘镇国将数学中的微积分,用生动可感的模型,向学生进行描述、讲授,很受学生欢迎;陈维荣、赵宝锟、戴德元等7位老师挑灯夜战,连续7个晚上制作“皮带滑动”教具直至深夜,领导劝他们回去休息,他们回答,回去也睡不着,不做好这个教具,就觉得对学生不负责任。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制作的每一件教具都解决了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有的教具是综合性的,一举解决许多难点,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
那时的教学改革,老师们都非常有想法,涌现出一批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分子。有些老师在历次“运动”中曾先后是“运动员”,出身不好,有着这样、那样的个性,但是,刘子光非常好的一点,就是胸怀宽广,以事业为重,把这些老师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我始终觉得刘子光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很突出,我由衷地敬佩他。
我们矿院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观念各异;煤炭系统又是艰苦行业,所以学生到校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入学教育。那时候强调要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刘子光对我们政工队伍反复强调,要在学生中树立起榜样,你是献身煤炭事业的。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刘子光对政工队伍提出“三同”工作标准和理念,即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课外活动要赶出办公室,跟学生一块儿活动,该唱歌的唱歌、该打球的打球,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跟同学们谈心……当时主管学生工作的张荷英,那时候已成家有孩子,带头一周六天工作日住在学生宿舍,只有星期天才回家洗洗衣服做家务,孩子、家里全都顾不上,就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心都在学生身上。我从1963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直跟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晚上住在学生宿舍,大宿舍,一个宿舍住二十几个人。因为晚上跟学生一块住,所以学生们的卧谈会我了解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学生政工人员整天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白天还要听课。学生上课,要不定期地去听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刘子光提出的这个理念、这种做法,我觉得好处在于,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确实了如指掌。“三同”活动进展下来,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用良师益友、情同手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同吃、同住、同活动的氛围,我至今仍很怀念。跟学生真正打成一片,课外活动在校园里学生跟老师一块儿打球,一块儿散步,一块儿促膝谈心,学生一有什么问题就来找你,那种感觉真的是特别好。
时代在发展。1995年9月1日颁布了教育法,提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概念就有很大的变化。毛泽东时代提的是劳动者。教育法提的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担子就重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任务就更光荣、更艰巨了。后来又提出全面素质教育,在教育法之后,又增加了内容,再就是一系列素质教育规范化的问题。
到了十六、十七、十八大,又有新的任务。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十八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提出了两个服务的问题,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切中肯綮。
现在大学生学知识、学本事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我认为,学本事还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要立德树人,要学会怎么做人。学本事,你一辈子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但是立德树人在大学这个阶段,我认为这是首要的任务。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生理上成熟了,但是心理上很不成熟,正是需要我们给他们定型、加把劲的时候。高等学校任重道远,怎么做得更好,值得认真研究。
选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讲述:童培孚 整理: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