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精心育桃李潜心做科研——记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赵同彬

发布时间:2017-09-22  点击:

朴素的外表,可亲的笑容,彰显着他为人师表的形象。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专业的潜心钻研和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他获得“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称号。他是威尼斯官网矿业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赵同彬副教授。与赵同彬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真诚、严谨所感染。

孜孜以求的智者

初看赵同彬的个人简介,马上就感到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教师,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励都令人啧啧称叹。
  大学毕业以后,赵同彬在徐州一煤矿生产一线任采煤技术员,这一呆就是三年,环境差、报酬低的工作,不但没有让赵同彬放弃,反而成了激励他前进的垫脚石。在之后的科研道路中,他更加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有时,煤矿上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便会向他请教,而赵同彬一直不辞辛苦,不讲条件,尽其所能的给予帮助。每当提及赵同彬,大家便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 “敬业”“勤奋”“诚信”“有责任心”。
  来到威尼斯官网后,赵同彬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刻苦攻关,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着力解决我国煤炭开采中的生产技术难题。为了提高岩层突变失稳的预警准确率,保障煤矿安全开采,解决采掘接替问题,赵同彬针对长壁开采工作面的推进特点与监测规律,发现了沿空留巷顶板断裂存在“五区四阶段”运动特征,建立了沿空巷道横向加锚“应力强化”力学模型,使沿空留巷顶板支护控制设计得到了量化。他还根据煤层厚度及倾角、顶板条件等具体工程情况,分别试验了巷旁矸石充填、巷旁锚索切顶支护、采空区矸石墙加强支护等技术,现已在山东枣庄、滕州、河北、北京等矿区的10余个煤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采掘接替问题,更多地回收了煤炭资源。
  赵同彬深入研究了采动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探测得到了不同采动影响条件下的岩层破裂规律,揭示了煤柱长期载荷作用下的围岩压力显现特征,提出了卸压开采影响系数、破裂岩体耦合支护系数,开发了巷道支护设计咨询系统软件,为采动巷道支护控制、多煤层联合开采提供了科学指导。他采用“围岩结构、应力环境和支护体系”三要素理论,在山东、河北、山西等多煤层赋存矿井成功实现了上下层联合开采,在木城涧矿+250m水平西二采区巷道、邹坞煤矿17煤上山、小宝鼎矿19-1煤层顺槽支护中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了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最佳匹配,围岩控制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赵同彬一直致力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坚定地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坚持十余年如一日,不断克服困难,在点滴中耕种与收获。近五年,赵同彬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励;参与了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InternationalJournalofRockMechanics&MiningSciences》《煤炭学报》《岩土力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20余篇。此外,合作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教材1部,授权首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说到成功的“秘笈”,赵同彬认为,“做事要执着,工作需创新。”
  赵同彬坚信,参与科研,基础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基础就急匆匆地想要尝试,即使有了成果也很难深入。他还说:“仅仅具备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做好科研的人还必须在观念和做事方式上都具备一种科学家的品质。”
  “君子固安贫乐困”,赵同彬说:“这样做才能够不断上升。”作为一名孜孜以求的科研者,赵同彬时刻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激励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

深思熟虑的师者

“让更多的学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是我最大的心愿。”赵同彬这样说道。
  赵同彬热爱教学事业,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在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赵同彬先后承担了弹性力学基础、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工程爆破等多门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他认真履行职责,乐于奉献,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在日常教学中,赵同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讨论,尝试着针对不同人的性格施予不同的指导方式:有的人需要刺激,就让他和自己争论起来;有的人则需要鼓励和循循善诱,要耐心。
  实习是大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赵同彬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协商,经过多次努力,为本专业学生建立了多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实习问题。
  每年毕业季,对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赵同彬绝不马虎,他说:“毕业论文是对整个大学所学内容的凝练和表达,更能显示出在这期间所学、所思、所想。”他时常加班加点和学生们交流、讨论问题。赵同彬对学生的总体方案设计、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计算分析的结论等都一一进行审查。学生们表示:“看到赵老师放弃休息时间,悉心为我们指导,这种执着、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他指导的学生论文每篇都是经过五六遍的修改,小到一个错字、一个错误的符号,都会一一“揪”出来。“严师出高徒”此言不假,他所指导的学生有多人论文获优秀毕业论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难忘恩师”……种种荣誉的背后,是赵同彬的真心付出。“师者精心育桃李,学者潜心做科研”,这是赵同彬的人生写照。他用潜心、爱心、真心和耐心铸就了自己过去的辉煌,勾勒着学生希望的明天。

爱生如子的教育者

谈起学生,赵同彬脸上不自觉地就扬起微笑。这位把身心精力都扑在学生身上的师者,一直都是“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
  工程力学2012届一名毕业生动情地说:“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简单的16个字,洋溢着对赵老师的感激之情。工程力学2015级一名研究生表示:同学们都不会陌生的是,每次出去实习之前,赵老师总是细心地嘘寒问暖;同学们都不会忘记的是,赵老师为同学们考研就业操碎了心;同学们也不会忘记,毕业之后赵老师还是会隔三差五的询问学习生活情况……学习生活中的琐琐碎碎、点点滴滴,无不饱含着赵同彬对同学们细致入微的关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从赵同彬身上,我们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